如何预防中心性肥胖及儿童期肥胖?专家提醒:及早干预是关键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群日益增多,许多人因肥胖诱发各种疾病而饱受折磨。

  在今年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中,活动主题强调“健康体重”这一理念,指出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健康。那么,想要维持健康体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及时掌握体重和腰围变化 预防中心性肥胖

  “游泳圈”“蝴蝶袖”“大象腿”……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追求以瘦为美,动不动就说自己超重、肥胖,需要减肥,甚至有些女士对自己的体重设定了“不过百”的目标。那么,到底什么情况属于正常体重?什么样的人需要减肥?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孙平介绍说,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属于超重或肥胖,可以借助于体重指数来判断。临床上常以体重指数(BMI)作为肥胖的判断标准,以腰围和腰臀比作为反映内脏脂肪分布程度的指标。体重指数=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根据我国的标准,体重指数正常值是18.5—24之间,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当然,这种测量方法属于比较简单的,如果想完整地测量,还需要通过专业设备测量身体的脂肪含量百分比。

  此外,在国家发布的“健康体重”核心信息中,专门提到了要预防中心性肥胖,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孙平解释说:“我们国家把腰围男性大于等于90cm,女性大于等于85cm,诊断为中心性肥胖,也称为内脏型肥胖。由于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密切相关,所以提醒大家要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避免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

  她建议,大家可以经常测量体重和腰围,了解掌握自身变化,一旦发现存在肥胖苗头,就要及时进行干预,从而控制体重。

  减重关键在减脂 控制体重应做到吃动平衡

  一说到减重,很多人立马想到通过节食来实现,但专家指出,过度节食其实是减肥误区。

  孙平称,长期不规律的饮食,或是忍受饥饿,会对肠胃功能起到不良影响。对于女性来讲,内分泌也大受其害,有不少减肥女性因此而出现月经紊乱失调,甚至是停经的现象。

  此外,我们一说减肥就以体重做衡量也是不对的。“减重并不等于减脂”,孙平说,人体体重是由大量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组成,水占的比重最大,如果一味追求减重的话可能会造成大量的水分及肌肉的流失。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信息,想要维持健康体重,吃、动平衡是关键。

  吃的方面,徐矿总医院营养科专家刘莉莉建议,男性每日推荐摄入量总能量在2250千卡,女性则在1850千卡。对于肥胖的人,原则是控制总能量的平衡膳食,一般建议能量每天减少300—500千卡。大家每天最好可以吃到:二两米饭、一两燕麦、一份杂豆粥、一斤深色蔬菜、一个水果、一杯脱脂奶、一块鱼肉、一份豆腐、几颗坚果。

  她还给出了5条饮食原则,一是适量控制精米白面的摄入,二是少盐少油,三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四是注重维生素的摄入,五是避免甜食和甜饮料。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减重人群来说,“主食”不光是米饭、面食、玉米、红薯,还包括土豆、莲藕、粉条、山药、南瓜、芋头、豌豆、蚕豆、板栗以及除黄豆、黑豆的其他豆类。

  运动方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专家李云鹏建议,运动减肥提倡循序渐进,尤其是平时不锻炼、基础体重大的人群,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并坚持适度原则,不可短期内剧烈运动,防止造成运动伤害。本身关节不太好,或是一定年纪的人,不建议选择过度长跑、爬山等运动方式。

  儿童期肥胖危害大 预防干预要趁早

  超重、肥胖不光是成年人的问题,也是儿童青少年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徐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专家薛颖指出,儿童肥胖症是由于儿童的能量长期摄入超过了人体的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据了解,儿童期肥胖多为脂肪细胞增多,这种肥胖比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型肥胖更为难治。简单来说就是,小时候很胖,即使长大瘦了下来,很容易导致再胖;而且童年超重的孩子可能会较早患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体内多余的脂肪还会在肝脏内堆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此外,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肥胖的孩子可能会被同伴取侮辱性的外号,自尊心易受伤,产生自卑、抑郁、不自信的心理。还可能因为体型臃肿,动作相对不灵活,在集体活动中采取退缩或回避的态度。这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越胖越不爱动,越不爱动就越容易发胖。

  薛颖说,其实很大部分的儿童肥胖都是跟日常的不良饮食或者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归结起来说就是“贪吃不动”四个字。因此,针对儿童青少年避免肥胖,她给出以下建议:1、饮食方面,要多吃低脂肪、低糖类和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适量纤维素食谱。要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过饱,家长应帮助孩子养出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减慢进食速度、细嚼慢咽,不吃夜宵、不吃零食。2、运动方面,家长应鼓励和选择患儿喜欢和易于坚持的运动,如跑步、散步、做操等,每天坚持至少运动30分钟。“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如果运动后,患儿出现疲惫不堪、心慌气促以及食欲大增等现象,则提示活动过度,需要调整。”薛颖如是说。

  相关链接

  “健康体重”

  2022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核心信息

  “健康体重”

  维持健康体重学《指南》,吃动平衡是关键

  经常测量体重和腰围,自身变化早知道

  计算体重指数(BMI),成人18.5≤BMI<24.0为正常

  男性腰围不超85cm,女性腰围不超80cm,预防中心性肥胖

  减重关键在减脂,科学控制体重,不盲目过度减重

  儿童青少年预防肥胖可减少成年后多种慢性病风险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更多